12大衰老标志物在过去3年内被视为指导与总结衰老相关研究领域的最具影响力衰老分类标准。就在4月17日,这个标准被更新了,《Cell》期刊的一篇新综述将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变化” 列为第13大衰老标志物,揭示了其在人类衰老中的最核心地位。而推动ECM被加入衰老标志物的原因是发现了外基质中的一种核心物质透明质酸和哺乳动物的寿命有着直接关系。
《Cell》在综述中提到:“整个生物体的衰老过程伴随着ECM粘弹性逐渐降低。一项研究发现,将长寿裸鼹鼠体内编码透明质酸合成酶2 的基因转移到小鼠基因组中,足以延长小鼠的健康寿命和极限寿命。裸鼹鼠的Has2能产生高分子量透明质酸,这是一种聚糖类ECM成分,在体外对小鼠和人类细胞具有独特的细胞保护作用。表达这种转基因的衰老小鼠表现出多种积极变化,包括自发性癌症发病率降低、肌肉骨骼功能改善、内脏器官转录年龄降低、炎症减少以及肠道屏障功能保持。”
细胞外基质是细胞间的动态网络,由透明质酸(HA)、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等成分构成。它既是皮肤的“力学支架”,维持皮肤组织的紧致与弹性,也是细胞通讯的“信号枢纽”,调控着成纤维细胞的活性与胶原蛋白的合成。然而,随着衰老进程的推进,ECM的粘弹性逐渐退化,导致皮肤松弛、皱纹增生。更为关键的是,《Cell》研究指出,ECM的衰退远不止表象——它通过影响线粒体稳态、干细胞活性及炎症反应,直接加速全身性衰老进程。
在细胞外基质衰老的过程中,透明质酸的作用尤为突出。HA不仅是胶原蛋白必不可少的共生成分,为其提供结构支撑,更通过CD44受体等信号通路激活成纤维细胞,驱动胶原的再生。这种 “力学支撑” 与 “信号调控” 的双重角色,使HA成为ECM动态平衡的核心枢纽。一旦HA含量下降,胶原合成将会受阻、ECM网络将会塌陷,最终引发颜值衰老与身体机能的衰退。
HA与胶原蛋白的互动,构成了ECM功能的核心。二者的关系可概括为力学共生、信号共生与病理共损三个维度。传统抗衰策略多聚焦于单一成分的补充,但对ECM的研究揭示:衰老的本质是“系统失衡”而非“局部缺失”。例如,单纯补充胶原蛋白可能因缺乏HA的支撑与信号引导,难以实现长效修复。相反,通过补充高分子量HA,可同步恢复ECM粘弹性、激活胶原再生信号,从根源重建“力学-生化-信号”三位一体的年轻态ECM网络。这种系统化干预策略,标志着抗衰研究正式进入组学调控的新纪元。
作为全球透明质酸领域的领军者,华熙生物深耕糖生物学20年,已成功构建起涵盖丰富糖库和关键酶库的独特聚糖研发及全球最大的中试转化平台。凭借精准控制聚糖分子量大小的核心技术和中国企业的生物制造优势持续引领糖生物学前沿探索与产业化,稳居全球糖生物产业头部地位。
据悉,华熙生物自主研发的含利多卡因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润百颜·玻玻」已于4月25日获批Ⅲ类医疗器械证。该产品是国内首个获批“面部肤质改善适应症”的水光产品。本次获批为细胞外基质ECM的衰老干预研究提供了临床应用转化样板。根据国家药监局2022年第30号公告,含利多卡因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已被纳入Ⅲ类医疗器械监管。「润百颜·玻玻」采用非交联透明质酸与0.3%利多卡因配方,临床数据显示治疗有效率为94%,效果可持续3个月以上。此次获批标志着此类产品监管趋严,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推动行业向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