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养生知识网 > 健康 --> 内容
健康

个人碳账户助力绿色新风尚

发布时间:2022-11-01 09:23 | 文章来源 :网络 | 阅读量:15530 |

前不久,北京绿色生活碳普惠平台“绿色生活季”小程序和北京市个人碳账本正式上线,覆盖了居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购等各个领域。市民绿色骑行、驾驶新能源汽车、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等绿色行为都可以数字化记录在碳账本中,并获得相应的绿色积分激励。各地纷纷...

个人碳账户助力绿色新风尚

前不久,北京绿色生活碳普惠平台“绿色生活季”小程序和北京市个人碳账本正式上线,覆盖了居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购等各个领域。市民绿色骑行、驾驶新能源汽车、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等绿色行为都可以数字化记录在碳账本中,并获得相应的绿色积分激励。各地纷纷推出个人碳账户,鼓励更多人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企业层面加大减排力度,也需要个人层面改变生活习惯。中科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家庭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占总量的53%。为了实现二氧化碳峰值排放的碳中和的攻坚战,消费端的碳减排不容忽视。

国务院《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强化全民节约、环保、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将绿色理念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在政策的推动下,个人碳账户遍地开花。包括北京在内的多个地区以及中信银行等多家企业相继推出了个人碳账户,将消费者绿色低碳生活带来的碳减排以数字化的方式记录到个人碳账户中,帮助企业和居民核算“碳账”,为公众参与污染减排和碳减排提供了重要抓手,提高了全社会的减排效率和意识。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个人碳账户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科学统一的核算数据不强,减排场景不够丰富,如何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如何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这些问题是各地推进个人碳账户过程中普遍遇到的瓶颈。与生产端相比,消费端的碳排放分散,涉及面广,没有统一的核算标准和方法,存在重复计算等问题。目前,消费端碳减排尚未纳入全国碳市场,个人碳资产交易机制尚未建立。平台收集个人的碳减排量,打包卖给需要碳减排量的企业,再用碳交易的收益回馈用户,比如提供商品折扣、消费卡等。这是目前个人碳账户实现收益的一个主要途径。

为此,个人碳账户的推广需要加强系统化和规范化水平。今年5月,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了《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指南》团体标准,推荐了衣、食、住、行、用、办公、数字金融等7大类40种绿色低碳行为,为衡量消费端碳减排贡献了一把“标尺”。北京的个人碳本就是基于这个团体标准。各平台都在探索个体碳排放计算标准,不断丰富减排场景,积累的经验将为进一步打通内部账户和外部交易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个人碳账户的推广需要进一步加强激励。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采用多元化的激励机制来增加碳减排的价值,从而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个人碳账户涉及个人信息收集,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防止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保障个人隐私,防患于未然。

“山高则泽长。”推广个人碳账户,让每个人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必将早日建成青山绿水、空气清新的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